趙曉春,1966年3月出生,南崗區通達街工委書記。
“街道辦事處書記是黨任命的,農民工子女家長學校校長是我自己‘封’的”,5年來,趙曉春的第一個頭銜幾經變遷,第二個頭銜卻一直沒有改變……“用感恩的心,為我們身邊的人點亮一盞燈。因為,我們每個人都在不知不覺中享受著他人給予的溫馨!”以舔犢之情回報社會、以身體力行關愛心靈,就是抱著這樣一種心態,趙曉春默默地關注著轄區百姓的點滴生活,尤其是農民工子女的教育問題。
2012年3月,趙曉春調任通達辦事處任街工委書記。作為一名基層黨員干部,工作之余,他常常思考怎樣提高轄區百姓的生活幸福指數,“街道辦事處是為百姓服務的部門,日常工作是為百姓謀利益的過程。”
他堅持把責任作為使命,做表率、用真情、辦實事,身體力行,帶領干部以一點一滴的努力幫扶低保戶、貧困戶和孤寡老人,提高轄區百姓的生活幸福指數。
在“走千戶、訪千人,創先爭優促和諧”活動中,趙曉春堅持做到“四必到”(低保困難家庭必到,零就業家庭必到,殘疾人家庭必到,上訪戶家庭必到),與居民群眾面對面、心貼心的交流。先后組織開展“通達街道走千戶、訪千人,創先爭優促和諧活動”、“通達街道中華傳統文化‘六進’活動”等特色活動,帶領全體機關、社區干部深入社區、庭院、居民家開展走訪調研、困難幫扶、環境衛生整治等活動50余次,全年走訪弱勢群體703戶,免費贈送居民安全防火宣傳毛巾2000余條,實現轄區弱勢群體走訪率100%,解決困難900余人次,累計捐款捐物達10萬元。
轄區老“上訪戶”王明子是辦事處的難題,他多次上訪且對辦事處的勸解從來不放在心上,無形中給辦事處增添了許多麻煩。趙曉春多次去他家走訪,注意到他孫子趴在飯桌上學習,特意買了一張學習桌,親自送到王明子老人家中,并與他促膝長談,化解他心中的心結。經過一下午3個多小時的溝通,王明子老人被這位平易近人的書記感動了,他握著趙曉春的手,感動地說,“我們百姓有您這樣的好書記,是我們的福氣,您放心,我會采取正常途徑解決我的問題,再不給辦事處添麻煩”!
四明社區低保殘疾家庭潘維濱家門斗天棚年久失修漏雨嚴重,趙曉春帶頭捐款,號召機關干部和社區干部共同捐資1200元對房蓋進行維修。四明社區精神病患者張英蘭經常往家中撿東西,家中變成了垃圾站,趙曉春與她耐心地聊家常,向她解釋存放垃圾的危害,張英蘭終于同意將垃圾清理。趙曉春立即組織機關、社區干部幫其清運垃圾,共計清理出7車。
即將走上高考考場的孫彤丹因家中困難而對升學憂心忡忡,趙曉春在高考前趕到她家中,鼓勵她勇敢面對高考,“叔叔告訴我,人生不止高考這一條路,要輕松樂觀的迎接考試。我會把叔叔給我的200元錢存起來,作為我努力的動力,直到有一天,我也可以像叔叔一樣去幫助其他需要幫助的人。”說這些話的時候,孫彤丹的眼眶濕了。
在調任不到3個月的時間里,孫彤丹、郜嘉穎記得既是叔叔又像朋友一樣的趙曉春在高考前對自己的鼓勵;75歲的孤寡老人任久祥感激這位天上掉下來的“兒子”的多次看望;三級智殘的趙春蘭能認出,是身材魁梧的趙曉春帶領弟弟妹妹們為她家清掃衛生……
通過調研,他了解到,哈爾濱市的農民工子女已近7萬人,“如果不讓這些農民工的子女在充滿關愛的環境中長大,在無法完全消除貧富差距的今天,無異于為未來的社會埋下無數個充滿冷漠與仇恨的種子。”經過深思熟慮,2008年3月,趙曉春決定開始創建“農民工家長學校”他認真搜集材料,精心準備教案,挑選合適的學校,騎著單車往返于轄區內的幾所小學之間,開始了創辦農民工家長學校的義工之旅。從最初的人員冷清,到后來的堂堂火爆,6年來,趙曉春已為1.5萬名農民工家長舉辦講座81場,為貧困學生贈送家用學習書桌225套、《弟子規》等圖書21000冊,資助貧困農民工子弟400多名。
也許有人不相信,一個身材魁梧的東北男人能有如此細膩的大愛情懷,但凡是聽過趙曉春講課的人,都會滿懷真情地說,“他的課樸實卻充滿意義,每一位家長和學生都值得去學習!”
“一個孩子被問到手中一大一小的兩個蘋果先吃哪個,孩子回答兩個都咬一口。如果他的母親立刻就加以責怪或打罵,可能就沒有機會聽到孩子‘好把更甜的那個給媽媽’的貼心話。請給你的孩子一點耐心,俯下身來同他的眼睛一般高,只有這樣才能讀懂孩子的心靈、看到孩子眼中的世界。”在2012年5月初的一次社區講堂上,趙曉春的這段話讓很多的家長不斷的自我檢討。
這些年來,趙曉春先后給南崗區文昌小學、文林小學、橋南小學、蘇寧小學、延興小學、長虹小學,松北區實驗小學,香坊區的星光小學等10多所學校的近萬名家長上了100多堂家庭教育課,得到家長反饋7600余條。向橋南小學、海城小學等6所小學捐贈價值30089元的圖書23000冊,同時,他帶領成立了關愛農民工子女志愿者隊伍,號召愛心人士資助400多名貧困的農民工子女。
從最初的幾頁講稿到現在的PPT課件,從一個人的“單兵作戰”到現在的團隊支持,2011年9月,趙曉春創辦的農民工家長學校被省婦聯、省教育廳、省文明辦授予“黑龍江省示范家長學校”榮譽稱號。趙曉春用他的真心默默感染著無數農民工家長,引導他們走上科學健康的家庭教育之路。
如今,趙曉春和他的農民工家長學校越來越“火”。他的農民工家長學校已經不僅僅局限在他工作的辦事處轄區,也突破了南崗區的范圍,香坊區、松北區、道外區等18所農民工子弟較多的小學校里,都有他與家長交流的身影。漸漸的,也有很多知名的和不知名的熱心人開始加盟。捐水的、捐書的、捐物品的,趙曉春也成了這些愛心人士向農民工孩子捐贈的中轉站。
一次,趙曉春晚飯后和愛人出門散步。街邊正在補植草皮的一個漢子看到他,滿臉笑容地走過來,說:“趙書記,我聽過你的課。現在我家小子跟我親了,學習也進步多了。感謝你啊!”那一刻,他覺得“很有成就感!”
“節約是一種生活態度,節約其實就是要我們多留點心,多動下手,聚沙成塔,集腋成裘。”趙曉春以獨特的視角、執著的信念、不懈的努力、誠摯的呼喚,實踐著“保護環境、從我做起”的理念。為環保事業全情投入,為環保宣傳傳遞力量。
2009年開始,趙曉春作為哈爾濱市推行“一瓶水”節水法第一人,不遺余力地推行 “一瓶水”系列節水法:把一瓶裝滿水的礦泉水瓶放在自家廁所水箱里,一個簡單的動作,每次沖水就可以節約500毫升的水。按照地區15960戶計算,每天可節水120余噸。
他還以“一瓶水”節水法廣泛推廣為契機,從細節入手,開展了節約一度電、一張紙和減少環境污染等一系列節能減排活動,發起了“節能減排”的社區行動,宣傳健康、文明、低碳、環保的時尚生活方式。在他的倡導下,大眾思想從過去的“我想做、我能做”,轉變為如今的“我要做、我應該做、這是我的責任”。
信念如山,真情不改。他以“一瓶水”推廣者的身份被選為哈爾濱市2011年新年“祈福人”;2012年在6·5世界環境日又光榮地從300多位候選人中脫穎而出,獲得“哈爾濱市十大環保風范人物”稱號。
趙曉春,用腳步實踐著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用行動詮釋著讓更多人感受越來越多的幸福,用微笑演繹著一個社區志愿者的辛勤、努力和奉獻……
趙曉春正是秉著“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百姓”這一理念,在2014年1月6日開辦了“舍得屋”。開辦“舍得屋”是為避免產生家庭生活用品閑置和浪費的現象,讓轄區弱勢群體得到更多的實惠。每兩周定期開放一次,動員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其他社會力量把閑置物品放到“舍得屋”,以物換物,各取所需,使物盡所能。低保戶、特困家庭、空巢老人、殘疾群眾享有免費領取愛心捐贈物品(糧油、衣物)的權利。
2015年“五一”前夕,趙曉春獲得了黑龍江省五一勞動獎章和哈爾濱市第35屆勞動模范的稱號,手捧著沉甸甸的獎章,他笑著對從事工會工作的妻子說:“咱是工會干部的家屬,一定要對得起工會給予的榮譽啊!”
趙曉春常說,“中國夢”就是盡職做好每一件小事,讓人民生活更幸福,“為老百姓服務,我無怨無悔。如果涉及群眾尤其是特殊群眾的切身利益的事情,能在現有的條件下解決得好些、再好些、更好些,那么就一定會真正實現‘建設人民幸福指數快速攀升的文明先導區’,真正實現‘平安龍江、和諧龍江、幸福龍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