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普通電工與一個“老人村”的故事。
“生在這里,心里想的,是這山;夢里待的,還是這家……”2011年11月24日,央視一段長達7分03秒的報道,讓人們知道了在山東省青州市廟子鎮,有這樣一個“老人村”,有這樣一群“麥田守望者”,守望著貧瘠的土地,期盼著兒女的音訊。楊集庵村,地處青州市西南山區,海拔800多米,大山環抱,山路陡峭,需徒步進出。村里的年輕人早已移居城市,目前這里僅有6戶人家,12名留守老人居住。“在這里生活了一輩子,習慣后就不想出去了,也不想給孩子們增加負擔。”82歲的彭先用道出了老人們的心里話。
今年51歲的曹永海是國網青州市供電公司廟子供電所楊集服務站員工,他扎根山區已經27年,更是從1999年起與楊集庵村結緣,17年如一日,為這個只有12位留守老人的村莊送去光明和希望。
1.從山下到山上,他17年堅持奔波在32里山路
一大早,伴隨著一陣電話鈴聲的響起,曹永海又要出發了。他個頭不高,皮膚黝黑,言語之間總是帶著淺淺的笑意,一對大大的酒窩讓人倍感親切。
頭盔、保險帶、工具包、爬桿鞋,一切準備工作對于曹永海來說都是那么的嫻熟。
伴隨著轟隆隆的摩托車的發動聲,曹永海向電話那端的楊集庵村出發了。
楊集庵村是個在大山深處常年閉塞的小村落,1987年才通上電。1999年7月,供電所實行包村制。從那開始至今17年,這12位老人有了共同的“兒子”,那便是負責他們村用電的電工曹永海。
“從供電所出發到達楊集庵村,總共32里路,騎摩托車走10里公路、爬18里山路后到達離楊集庵最近的李單峪村,把摩托車放在李單峪村后,剩下的4里路就得徒步爬山了。”曹永海笑著說,前28里路一般需要40分鐘的車程,對于沿途哪段路什么路況,需要注意什么問題曹永海忍不住向記者介紹起來,甚至哪個地方有個坑洼處曹永海也要提醒一番。
穿過了相對平坦的公路,行駛至崎嶇顛簸的山路時,曹永海的車速也降了下來,但是摩托車還是因為崎嶇不平的山路而上下顛簸,再加上不少需要急轉彎的地方,曹永海騎得格外小心。
“這些山路都是就地取材鋪成的土石路,在這樣的盤山路上騎摩托車堪比坐轎。”曹永海說,他早已習慣了這樣的路況,就是可憐了他心愛的摩托車,工作至今,這已經是他第4輛摩托車。如果遇到雨雪天氣,他則直接全程步行。
18里長的山路顯得格外漫長,眼前漸漸出現的一個村子結束了這場顛簸。這個村就是曹永海口中的李單峪村,也是他負責的供電區域,現在這個村子里只有兩戶人家長期居住了。
從李單峪村再往山里的路,摩托車派不上用場,全部要靠步行。于是工具包、鐵鞋、導線、還有給楊集庵村老人們捎帶的物品全部從摩托車上轉移到了曹永海肩上。4里路,要走30多分鐘,而曹永海背負著保供電的責任,背負著老人們的期盼,在這條路上一走就走了17年。
崎嶇的山路被盤旋在山腰的盤山路分成了若干段,越往上坡度也越陡,遇到腳底下石頭晃動的時候,能讓人瞬間驚出汗。“現在天氣好,這段路還算好走。雨雪天氣的時候比較愁人,有時候不小心滑一跤也是常有的事。”曹永海說,雨雪天氣,他們總會格外小心。
而炎熱的夏季,為了防止荊棘劃傷和山上的蚊蟲叮咬,他們更是長袖加身,任汗水濕透衣衫。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楊集庵村終于出現在了眼前。零零散散的幾棟破舊的老房子鑲嵌在茫茫的大山中。
到達村子的曹永海在一根電線桿前停下,打開工具包,將橘色的安全帶系在腰間,穿上一直扛在肩上的爬桿鞋,一點點向電線桿上端爬去。這是年后第一次線路檢修,雖然村民說用電沒什么問題,但是曹永海還是堅持要過來檢修一下,以確保線路的安全。
作為一名電工,曹永海的首要職責就是保障楊集庵村的用電安全,這也是讓村里老人們非常感動的一點。尤其是發生在2003年的一件事,雖然已經過去了十幾年,但大家依舊記得非常清楚。
2003年8月份的一天,夜里突然電閃雷鳴,大雨滂沱,村里果不其然停電了。第二天一早,曹永海就撥通了村民李守英家的電話,詢問情況。得知停電以后,曹永海二話沒說就踏著泥濘的山路趕到了村里,來到一看,情況比他想象得還要糟糕——村里唯一一臺變壓器被雷擊燒毀了。
在下山途中,曹永海向所長匯報了情況,請求所里立刻調配一臺變壓器。當天下午,曹永海和另外5名電工頂著炎炎烈日,輪流用肩膀扛著變壓器,在陡峭的山路上,幾乎是“爬著”來到了楊集庵村,當天就把村里的供電給恢復了。
“生在山里,走這些路算不了什么,能盡快幫助老人們用上電,比自己受點兒累、流點兒汗重要得多。”曹永海說。
跟記者聊天時,曹永海對這些年電網的變遷感慨良多,越來越多像楊集庵村一樣的山區村落享受到了光明——而這里面也有他的一份功勞。1998年農網改造,曹永海33歲,是所里的主力,肩扛人抬運送線桿,崇山峻嶺間穿梭前行,起早貪黑架設線路,渴了喝泉水,餓了吃煎餅,作為一名電網人,這成為了他珍藏在心里中的一段最美好的回憶,在采訪時也成為他津津樂道的一個話題。
曹永海說,1989年參加工作時他只有24歲,這一眨眼,已經27年過去了,兩鬢的頭發都已經白了。干了這么多年電工,他心里始終有一個信念,干一行就要把這一行干好,為百姓服務好。
這27年的時間里,他一直扎根在遠離城市喧囂的山區里;這27年的時間里,他管轄的范圍內未發生一起人身觸電事故,也未發生一起因服務不到位引發的投訴事件,對自己的工作,對自己服務的這些百姓,他都問心無愧。
對于只有6戶人家的楊集庵村來說,曹永海的工作其實很簡單,維護供電線路、抄表、收費,再無其它。而更多的時候,他是去看看老人是否安康,生活必須品是否需要捎帶。村子里年齡最大的老人已經89歲,最小的也72歲。曹永海對十幾位老人的家庭情況了如指掌。
“吃飯了嗎?走,去我家吃飯去,讓你大娘炒菜,咱一起吃飯。”熱情的彭先收拽著曹永海便舍不得放開了,看到曹永海收拾工具包想走,彭先收直接奪步過去將工具包搶到了自己懷里,抱著工具包就回自己家,還不忘回頭叮囑老伴一定把曹永海本人拽回家。不想給老人添麻煩,曹永海一遍遍婉拒,但是卻耐不過這對老夫婦的熱情,最后,他答應去老人家里坐一坐,喝點水。
對于彭先收和李守英居住的那座100多年的老房子,曹永海并不陌生,老人家里喝的水,院子里劈的柴,多出自曹永海的手。
“你看,院子里那么多木頭,都是曹師傅年前來給我們倆劈好的,有時候他甚至還自己去給我們撿柴火。”“曹師傅人是真好啊,我們村這些老人,幸虧有曹師傅平時的照顧。”“我們有事只要給曹師傅打個電話,曹師傅立刻就趕到了。”……把曹永海拽到家中的李守英瞬間打開了話匣子。在記者面前,她就像一個媽媽在夸自己出色的孩子,恨不得把曹永海為他們做過的每一件事都說一遍。
彭先收則在一邊點頭肯定著老伴兒對曹永海的每一句夸贊。感覺老伴兒說得不到位的時候,他就再補充說明一下。
——對于兒女都在外地的彭先收和李守英來說,曹永海便是他們的親人。生活中遇到什么難題,他們第一個想到的便是曹永海。
而在楊集庵村,12位老人都是如此。自1999年供電所實行包村制后,楊集庵村的老人們見過次數最多的人就是曹永海,在他們眼中,這個當電工的“孩子”樸實憨厚,心比針細。每次忙完工作,曹永海總會挨家挨戶走走,挑水劈柴的活兒他搶著干,砌墻修房的事兒隨叫隨到,生活必需品有什么缺的,他都記在心里,下次來時保準給老人們買齊。而曹永海一句句噓寒問暖的話,更讓老人們體會到了勝似兒女的關懷。在他們眼中,曹永海比自家孩子還親。
彭先收給記者講了一個發生在他哥哥彭先用身上的小事。彭先用已經82歲了,是村里生活最困難的老人。有一次曹永海到村里來看望大家,彭先用無意中提起自己非常喜歡聽京劇,但因為深山里信號太差,他那臺老式收音機搜不到臺,把他郁悶得不行,這事被曹永海記在了心里。
曹永海對彭先用說,改天再來的時候,就送他一臺能夠連續播放京劇的收音機,老人怕他花錢,硬是不要。曹永海只好編了個理由,說單位給每個人都發了一臺收音機,但他不喜歡聽音樂,這臺收音機就閑在了家里,還不如送給老人家。彭先用反復確認以后才答應了下來,沒過幾天,曹永海果然給他帶來了一部嶄新的收音機。
村里人一直都以為這臺收音機真的是曹永海單位發的。后來,大家無意中才知道,原來那是曹永海用自己的工資買的,他還特意請人從網上下載了50多首京劇存到了收音機里。這樣,不管山里的信號如何,都不會耽誤老人聽京劇。
在村里人的記憶里,從曹永海負責楊集庵供電開始,他為老人們帶來的油鹽醬醋等日用品從沒漲過價,電費也從來不催促著交。“其實我們心里都明白,有一些費用是這個電工‘兒子’給我們付的。”村里的老人每說到他們的電工“兒子”,便停不下來。
每次,曹永海到村里,老人們都會迎上來圍著他問寒問暖;每次,曹永海離開時,老人們都會將從山里摘的果子,地里種的地瓜、花生等塞給他。多年來,曹永海把老人們當做親人,而在這些老人們的心里,曹永海也早就是他們的親兒子。他說:“老人不容易,孩子不在身邊,他們拿我當‘兒子’,將心比心,我也把他們當親人,為他們多付出一點兒,盡一份孝心也是應該的,百善孝為先嘛。”
曹永海一直這樣說:“其實沒有什么值得夸耀的,作為一名電工,讓他們用上放心電就是我的責任,讓老人們安享晚年是我最大的期望。” |